作為70後,小時候很窮,但真的很快樂。
農村出生的我,每天開門就看到山,走幾步就能看到溪流。
河裡可以撈魚,也能游泳;稻田裡可以摸螺螄,運氣好,還能抓住幾條泥鰍;看過無數次老牛耕地,趕了無數次鴨子......
玩具是自己做了,鐵絲變成鐵環,芭蕉葉變成了毽子,畫地為城,啤酒瓶就是象棋。
本以為,我們會繼承父輩的衣缽,開荒種地,靠山吃山。但是多數人卻走出了農村,南下,去海邊城市,開啟了打工生涯。
忽而回頭,都是五十歲的人了,繼續往前走,就是老人了。
餘生能否安穩?或者說,我們應該如何度過老年時光,需要深度思考、積極謀劃了。
01
在賺錢的路上,我們走了很遠。
教授溫鐵軍說過一個道理。大概意思是分析,鄉鎮企業,城鎮化,農民的自主性。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很多鄉鎮,有鄉鎮企業,一些農民,可以就近打工,干農活,賺錢,兩不誤。
對於有林場的村民來說,植樹造林,砍伐木頭,也能慢慢富起來。
我所在的鄉里,有好幾家木材加工廠,但凡在加工廠幹活的人,一個月能夠拿到兩百多元。
到了九十年代,人們開始外出打工。
父母也多了一句口頭禪:「讀書不行,上了國中,就去打工吧。看村裡的某人,一年賺好幾千呢?」
當然,也有一些家庭,靠幾個打工的孩子,蓋了新房子。
接著,住在城裡的人,多了,不願意回到農村的人也多了。房貸和車貸,不知從什麼時候,就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上。
特別是我們的孩子要上學的那時候,買房的干勁很大,再窮不能窮教育,不能讓孩子持續過70後的童年,吃70後的苦。
除了去發達的城市打工,也有很多人在縣城,礦區等,想辦法賺錢。
去過小煤窯的人,就有親身體會:黑乎乎的洞口,黑乎乎的煤炭。幹活一整天,臉上就沒有一個地方是「留白」的。
自己創業的人,兜兜轉轉多年,總是能闖出一條路,甚至可以先富起來。
累,但是我們很快樂,畢竟通過勞動,改變了命運。比起我們的上一代,真的幸福多了。只要人不懶,就能賺到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