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焦慮抑鬱的根源:過度負責
莫言曾說:
「凡事總有限度,一旦過度,必受懲罰,這是樸素的人生哲學,也是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規律。」
人生的責任, 也是如此。
生活中,我們總是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收穫,因此承擔了更多的責任,從而超越了自身承受邊界。
要知道,勇於擔責,固然是一件好事,但過度負責,卻容易會傷到自己。
這些越界的責任,往往讓我們身心疲憊,焦慮不堪,甚至抑鬱。
01 事無巨細,就容易擾亂他人
電視劇《小歡喜》中有這樣一個情節:
宋倩是個心高氣傲的人,她曾經當過老師,自認為在教書育人方面很有經驗。
她和丈夫分開之後,為了爭口氣,決心好好教育女兒,試圖讓她成為一個優秀的人。
於是,宋倩按照自己的想法,對女兒開展了全方位、無死角的管理。
在行動上,她不允許女兒有任何課餘活動。女兒房間的牆,甚至都被她換成了透明的玻璃,一舉一動都要在她的目光之下。
在生活上,女兒吃什麼也全部要按照她的要求嚴格執行。
有一次,她認為海參對身體好,就硬逼著女兒吃。但女兒受不了海參的腥味,吃完直接嘔吐不止。
長期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,宋倩的女兒後來患上了抑鬱症,差點跳海。
宋倩令人窒息的愛,幾乎毀掉了女兒的一輩子。
在我們的身邊,也不乏這樣的事:
自己盡力操持著家務,卻讓丈夫覺得失去了空間;工作中自己總是主動且勤奮,卻讓同事們覺得自己是多管閒事。
我們不明白,為什麼操心受累地處處為他人著想,反而讓別人更加反感自己了呢?
要知道,你強烈的負責感,已經嚴重成為了他人的累贅。
正如《書法課》中有一句話:
「在這條解決問題的路上,到一定的階段你會發現,越逐求越匱乏,越回應越不安。」
打著「為你好」的旗號去攬責,實則是對別人生活的侵犯。
過度擔責,不僅會打破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平衡,還會遭到別人的對抗。
管好自己,不干涉別人,才是成年人真正的成熟。